4月24日,記者從海曙龍觀鄉了解到,日前,龍觀鄉生物多樣性友好體驗館已完成政府采購流程,標志著已正式啟動項目建設,預計7月份竣工驗收。
效果圖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質量、生態文明程度和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海曙四明山區域森林覆蓋率極高,生態資源豐富、物種品類繁多,不僅孕育了中華水韭、南方紅豆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還是中國雨蛙、喜馬拉雅白頭蝰蛇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是華東地區生物多樣性的“綠色寶庫”。
去年10月,龍觀鄉在CBDCOP15(《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以“建設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構筑人類生物和諧共生共同體”為承諾主題,提出“四明秘境,多彩龍觀”自主承諾,并收錄在官方數據庫中,在CBD官方平臺上作為高質量承諾公開展示和傳播。根據承諾計劃,龍觀鄉將以四明山生物多樣性為依托,計劃今年打造多項生物多樣性基地,不斷彰顯海曙的生態之美、和諧之美。
效果圖
據了解,此次龍觀鄉將利用門戶區小鎮客廳資源,通過虛擬數字化和實景體驗結合方式,繪制“海曙區(龍觀)生物可保護數字地圖”,搭建沉浸式VR體驗場景應用,將游客中心打造成集海曙區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結果、龍觀鄉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創建工作案例、海曙(龍觀)地方特色動植物標本等展示,以及生物多樣性周邊文創產品開發等功能為一體的生物多樣性友好體驗館。項目總面積3334平方米,場館總投資550萬元,目前施工方已入駐龍觀。
同時,龍觀鄉還將引入第三方公司研學機構,開發“生物多樣性+研學路線”,并借助市環科院生物多樣性保護專業力量,以“一館兩園”為主體,整合零星資源,打造“螢星海”“蛙部落”“鴛鴦湖”等多個網紅打卡點,增加人工鳥巢、人造灌木叢、昆蟲屋等項目。為了迎合數字化市場,還邀請科技企業數字賦能,重點開發“生物多樣性+數字化場景應用”,系統化集成展示數字化可視化成果。
效果圖
據悉,該體驗館建成后,將成為華東最大的生物多樣性互動友好體驗館,為大花園典型示范區和鄉村振興提供特色轉化案例,并向廣大市民呈現和傳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友好理念。
“未來,龍觀鄉將充分挖掘四明山生物多樣性物種綠色寶庫,打造打響品牌,并依托專業力量,開展生物多樣性跟蹤研究,形成保護研究生物多樣性的強大合力,為四明山區域的生態保護貢獻一份力量。”龍觀鄉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