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風起,蟹腳正癢時。在常熟市辛莊鎮北,元和塘東岸,一片水網密布、煙波浩渺的圩田濕地靜靜鋪展——這里是金蕩村,因盛產“金爪蟹”而得名。村內河浜棋布,潭塘穿流,水草豐茂,宛如一幅江南水鄉的水墨長卷。每當秋意漸濃,“煙波潭塘水,金蕩十里香”的景象便如期而至,空氣中仿佛都飄著一絲鮮甜的蟹香。
金蕩村河濱棋布、潭塘穿流
這里的金爪蟹,不只是一道時令美味,更是一段流淌在舌尖上的歷史。
【資料圖】
三百多年前,清《常昭合志》便有記載:“蟹出潭塘者爪向內,名禁爪為佳品,亦名金爪。”而真正讓“潭塘金爪蟹”聲名遠播的,是那則流傳至今的“帝師問蟹”典故。相傳光緒年間,帝師翁同龢向皇帝力薦家鄉常熟大蟹,欽差奉命采辦。不料途中連日大雨,活蟹損毀大半,導致進貢之蟹價昂如金?;实垡善湄澞巫餁J差。翁同龢急中生智,以“夏雨隔丘田,牛背濕半邊”之諺巧妙辯解,道出“昆山日炎炎,常熟雨漣漣”的江南天時,終使冤案平息。自此,“帝師問蟹”傳為佳話,潭塘金爪蟹也因這一樁“金爪蟹案”而名動天下。
歷史的回響,今日仍在延續。2023年,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常熟辛莊金爪蟹”赫然在列,正式加冕“國字號”榮譽,成為對品質的權威認證。
辛莊金爪蟹入選2023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我從小聽著‘帝師問蟹’的故事長大。”千帆生態漁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湯其峰感慨道。作為土生土長的辛莊人,他從父輩手中接過漁網,于2021年投身大閘蟹養殖,如今已擁有800畝生態養殖基地。他堅持“精品路線”,每畝僅投放1000只蟹苗,確保每一只金爪蟹都有足夠的生長空間。“我們不追快錢,只求口碑。母蟹十月國慶后才發貨,公蟹更要等到10月底甚至11月初,不成熟絕不上市。”他說,“誠信,是我們對消費者的承諾?!?/p>
這份堅持,換來了市場的認可。2023年,千帆生態在江蘇金蟹評比中一舉斬獲“最佳口感獎”,其“互聯網+生態園區”模式更帶動周邊就業,成為常熟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千帆生態在江蘇金蟹評比中獲“最佳口感獎”
辛莊金爪蟹的卓越品質,源于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完美交融。地處太湖流域陽澄湖湖群,水質潔凈,水底水草豐茂,蟹群爬行不沾淤泥,故而“青背白肚、金爪黃毛”。每年梅雨季,圩田積水,蟹群涌入,高強度爬行鍛造出標志性的“金爪”。而周邊廣袤的水稻田,則為金爪蟹提供了天然餌料——螺螄、小魚、南瓜、玉米,豐富的動植物蛋白源讓其膏黃飽滿、殼凈肉甜。自然的饋贈從不喧嘩,它只在四季輪轉里,悄悄為人類打磨出最懂時令的味道。
辛莊金爪蟹“青背白肚、金爪黃毛”
科技賦能,更讓傳統養殖煥發新生。智能化管理、無人機投喂、尾水凈化系統、質量追溯體系……辛莊鎮以高標準池塘生態養殖模式,打造蘇州市級現代漁業產業園。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學等科研機構“產教研融合”,科學育苗、生態養殖,確保每一只金爪蟹都經得起檢驗。檢測數據顯示,辛莊金爪蟹蛋白質含量高達16.7g/100g,富含鉀、天冬氨酸、丙氨酸等營養成分,是名副其實的健康佳品。
時間會淘去浮名,卻會留下味道。金爪蟹的故事,就是江南最持久的慢火人生。從“帝師問蟹”的典故,到“全國名特優新”的金字招牌;從父輩手中的竹簍,到今日的生態產業園——辛莊金爪蟹,承載的不只是味蕾的滿足,更是一代代養殖者的匠心與堅守。
“帝師問蟹”在民間廣為流傳
金秋時節,持螯賞菊,何不尋味金蕩,來一場與歷史和自然的“蟹”逅?
見習記者 趙旭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添翼
視頻 趙旭(部分畫面由AI生成)
關鍵詞: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