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共有13位代表,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11日,河北省平鄉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內,一位老人正在給參觀者講述黨史故事。
老人名叫霍貴友,今年67歲,是平鄉縣尋召鄉封洪康村村民。2009年到平鄉縣烈士陵園擔任管理員,至今已12個年頭。“2008年平鄉縣烈士陵園建成,2013年陵園曾進行擴建。”霍貴友說,陵園就坐落在封洪康村,當時在村里招后勤管理員,他第一個報了名。
打掃衛生、修剪花草、清理雜草雜物……自從擔負起守護英烈的重任,霍貴友便不遺余力地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不僅如此,能說會寫愛讀書的他還主動請纓當起了義務講解員。十幾年如一日,只要有人參觀瞻仰,他都會認真講解。
據介紹,平鄉縣烈士陵園目前共有烈士墓位384個,已安葬烈士298人。“每年來掃墓,看到舅舅墓碑周圍很干凈,俺心里覺得很溫暖,也很感動。”田忠和烈士的外甥女王秀彩說。
幫助散葬烈士安葬于陵園,是霍貴友的心愿。2014年清明節前夕,霍貴友和平鄉縣河古廟鎮大張莊村群眾,冒著細雨把犧牲在大張莊村的山西藉烈士秦國興墳墓遷葬于陵園。十多年間,他幫助散葬在民間的7位烈士安葬于陵園,還通過多種渠道為非平鄉籍烈士尋親。
近年,霍貴友致力于把身邊真實的抗戰故事記錄下來。2020年8月,他搜集整理了一份《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洪康的那些事兒》的資料,里面真實記錄了7個小故事。霍貴友說,這些故事都是身邊的老人或他本人的親身經歷。今年“七一”前夕,想自費印成小冊子,讓大家了解發生在當地的抗日故事。(張鵬翔 李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