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訊(記者 陳健男)12月3日,國際志愿者日來臨之際,北京西城德勝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暨志愿服務先鋒榜揭牌儀式在雙旗桿胡同舉行,20名街巷志愿者代表及50名社區居民參加。此處文化墻的完工標志著雙旗桿胡同整體提升計劃完成,面貌煥然一新。
文明風吹進老胡同,胡同不停車重回悠閑生活
雙旗桿胡同地處西城區與朝陽區交界地帶,東側為朝陽轄區,西側為西城轄區。胡同北起北三環路,南至雙旗桿路,全長199.1米,均寬4.5米。因胡同相鄰的西黃寺西北角外曾有兩根大旗桿,時人以雙旗桿指代此地并沿用至今。
如今,走進雙旗桿胡同,人車分流,干凈整潔,不見一輛停靠的小汽車。早在2020年7月,由于雙旗桿胡同周邊緊鄰居民區,胡同兩側停著許多私家車,使原本不寬敞的街巷變得十分狹窄,給居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雙旗桿胡同北端連通北三環中路,來往的電動車、快遞三輪車較多,導致這條道路的交通狀況十分復雜,給居民出行帶來極大困擾。胡同不停車成為整治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德勝街道著眼于街巷環境整治提升,經街道職能部門實地勘察并向周邊居民及居委會征求雙旗桿胡同交通秩序改善的相關意見后,按照“十有十無一創建”標準,對雙旗桿胡同亂停車現象展開綜合治理行動,共騰挪亂停亂放機動車60輛、快遞車2輛、共享單車10輛、三輪車5輛,還聯系施工隊安裝了交通護欄。 之后,街道發動小巷管家、社區黨員志愿者、環保組織成員、保潔隊等力量齊抓共管,杜絕亂停車現象的發生,努力實現了交通微循環。還接連開展了設置欄桿、架空線入地、路面鋪設等一系列工作。
新增百姓“連心墻”,多方共同打造胡同景觀視廊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胡同墻面景觀由千人志愿者墻、志愿服務大事記、地區志愿服務活動縱覽、德勝街道全域圖、德勝門箭樓浮雕等部分組成,其中千人志愿者墻甚為壯觀。該面墻精選德勝街道熱心公益事業的志愿者,以千名志愿者事跡“上墻”的形式,彰顯德勝人的志愿服務精神,也將墻面美化作為街道文明城區常態創建工作的一項行之有效的載體。德勝街道充分黨建引領的驅動作用,召開多次居民議事會,廣泛發動居民和街巷志愿者參加設計,集思廣益相關設計細節,最終達成共識,完善成為目前“兼容而獨特”的志愿墻方案,記錄千人志愿者的故事,打造共同的胡同記憶。
尋常巷陌,百姓門前,關乎民心向背,連著德勝的文明形象。從2017年起,德勝街道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和文明提升。5年來,德勝街道有60多條背街小巷完成環境整治提升,在城市的肌理深處,小巷管家、社區志愿者、環保組織成員等志愿力量齊抓共管,守住了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成果,擦亮了地區環境治理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