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山村孩子們在參加課外藝術培訓。 張佳琪攝
“我今年7歲了,今天看到很多漂亮的畫,知道了繪畫有好多種類,今天我還做手工了,做手工太好玩啦!”懷柔區渤海鎮四渡河村的孫睿澤說。
近日,“2022懷柔渤海藝術課堂”公益藝術活動第一課在四渡河村村口的幸福晚年驛站開講,來自渤海鎮四渡河、興隆城、白木等5個村的10名3歲至10歲的孩子參加了活動。這是這些山村孩子第一次參加課外藝術培訓。
啟動儀式后,孩子們來到圖書室,桌上擺放的橡皮泥、彩色畫筆、畫板讓孩子們的眼神中充滿好奇。從來沒有制作過橡皮泥模型的幾個孩子在北京波吉國際藝術中心教學部紀盼盼的指導下完成了小花朵的手工制作,還向身邊的小伙伴炫耀。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
對于北京城區的孩子而言,在家門口參加課外藝術培訓已是平常。但在渤海鎮四渡河、興隆城等山村,孩子們卻沒有這種機會。目前,渤海鎮有一所中心小學,學生305名,美術老師僅有2名。
2021年12月,市委組織部、市委農工委選派了6名駐村第一書記來到渤海鎮進行幫扶。來自共青團市委北京青少年網絡文化發展中心的“90后”干部王天宇成為了四渡河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為村子注入更多優質資源,成了王天宇最想辦好的“心頭事”。
王天宇走訪發現,青年勞動力匱乏、老齡化嚴重是如今制約村子發展的主要問題,這也導致村子的文化生活匱乏,村里3歲至10歲的孩子很多都沒接觸過藝術課程。為了讓孩子們“精神先富起來”,王天宇聯合派駐渤海鎮的其他5位第一書記一起開展藝術知識普及。面對“主動請纓”對接公益活動的北京波吉國際藝術中心,王天宇與其負責人“一拍即合”,在共青團市委的支持下,搭建起“家門口的藝術平臺”,希望通過藝術影響更多山村兒童。
據了解,北京波吉國際藝術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是一所聚焦國際藝術、少兒美術的培訓機構,目前共有70名學生。機構此次挑選了具有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學歷背景、具備豐富少兒培訓經驗的教師授課,未來的每一堂課都將由一名不同藝術特長的教師進行教學。
“藝術課堂”從3月6日持續到5月22日,在為期2個多月的時間里,將開展水彩、彩鉛、兒童創意繪畫、手工、簡易版畫等課程,孩子們也將圍繞渤海鎮的特色名片包括民宿、板栗園、長城等進行創作。結業后的作品會擇優“直通”北京798藝術中心、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多個城區展覽館。一期結束后,還將啟動二至五期“藝術課堂”。
“今天,很多孩子是第一次摸畫筆,第一次接受正式的藝術培訓。課程中孩子們將完成約60件藝術作品并在城區展覽,這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藝術素養,也將打出渤海鎮四渡河、興隆城、白木等多個村的名氣,通過藝術賦能助力鄉村文化振興,也會帶動當地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王天宇說。
“目前,民宿產業是四渡河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支點。下一步,孩子們的藝術作品還會在各家民宿展出,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民宿文化品質,也讓游客有機會了解‘藝術課堂’。未來希望促成民宿和藝術類培訓機構的結合,為游客帶來更多親子活動,提升四渡河村的旅游體驗。”王天宇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