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千龍網訊(記者 蔡健雅)2月28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承接新一批市級賦權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3月7日起城市副中心將行使新一批市級行政權力,新增184項市級賦權。
據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介紹,市政府自2020年、2021年連續兩次向副中心賦權,此次為第三批賦權,是希望通過新增賦權,爭取實現權力清單與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相匹配。
從賦權空間上來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對城市副中心規劃范圍及拓展區范圍(不含亦莊新城通州部分、約812平方公里)賦權101項,由副中心管委會承接46項,由通州區承接55項;二是對自貿區組團范圍(10.87平方公里)賦權83項,由副中心管委會承接19項,由通州區承接64項。
城市副中心承接的新一批184項市級賦權共涉及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文化和旅游局等12個市級部門。從內容來看,大體可分為審批權和監管權兩類。其中審批權103項,主要包括投資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文娛經營活動審批等事項,由副中心管委會承接64項,由通州區承接39項;監管權81項,主要是對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行政檢查以及食品安全、工程建設領域行政處罰事項,由副中心管委會承接1項,由通州區承接80項。
需要說明的是,此次向副中心范圍賦權事項中,有29項是從第二批次自貿區范圍賦權拓展行使而來的,事項上并沒有增加,因此嚴格來說,扣除該部分重復事項,副中心實際承接市級賦權已達到308項。
連續三次對副中心賦權,“副中心的事 副中心辦”的體制機制更加有力,目前已達到了相對成熟和穩定的水平,使得事與權緊密對應,規劃建設領域審批權力鏈條基本形成“閉環”;權與責緊密對應,實現了審批監管權責統一;副中心體制機制更加成熟。
胡九龍表示,每次市級賦權都推動副中心發生了積極變化。經過這幾年的實踐,市級賦權對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發揮了“催化劑”“加速器”的作用。副中心探索全程代辦高效模式,博格華納新工廠47個工作日即開工,跑出集體產業用地審批“新速度”;企業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多部門聯審聯辦服務;副中心去年新設立外資企業51家,對外資的吸引力持續提升。通過市級賦權,副中心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目前副中心營商環境考評排名已進入全市第一梯隊,企業滿意度居全市第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