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9日)從北京公交集團獲悉,北京市今年計劃建設動物園、芍藥居等10處區域智能調度中心,80%以上線路實現區域智能調度發車。
區域智能調度是運用車載定位、視頻監控、語音通信、指令傳輸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區域中線路的遠程指揮和資源調配,突破物理集中的局限性,在精細化分析客流的基礎上,多線聯合編制行車時刻表,統籌使用運力資源,突破人車綁定、車線固定的運營方式,進一步提升乘客服務水平和運營生產效率,滿足乘客出行需求。
目前,北京公交集團通過分析各線路客流和線路走向的空間關系,綜合考慮線路條數、車輛規模以及公交場站等保障設施、公交走廊建設等因素,從調度指揮層面劃分了50余處區域,包括天通苑北、四惠、東直門、宋家莊、西苑、動物園共6處交通樞紐站,北京站、北京西站、清河火車站3處火車站,覆蓋了回龍觀、天通苑、副中心等重點地區以及懷柔、延慶、密云等遠郊區域。
2019年,公交集團共建成了18處區域調度中心,進駐線路172條,車輛1900部;截至2020年底,累計建成41處區域調度中心,涉及線路707條(常規線路521條,多樣化線路186條),運營車數8320部,全日車次6.33萬次。
今年,北京公交集團計劃完成新建動物園樞紐、芍藥居等10處區域智能調度中心,80%以上線路實現區域智能調度發車的目標。
拿動物園樞紐來說,升級為區域智能調度中心后,實現了對樞紐內部線路,以及周邊的白石橋、西直門、阜成門等區域范圍內公交線路集中統一指揮;本月,定制公交運營調度中心也將進駐樞紐站,成為今后北京多樣化公交線路一線調度指揮大腦。
為了提升樞紐站感知能力,地面一層公交跑道、樞紐站各進出口、地下一層換乘大廳、換乘地鐵的出入口,都安裝了有人流感知能力的高清攝像頭,能夠實時統計樞紐站內和站臺上的乘客人數。同時,候車站臺和換乘大廳設置了形式多樣的信息引導和提示屏,方便乘客快速找到線路對應的站臺,了解車輛發車時間。在北京移動的支持下,動物園樞紐站還將5G信號引入站臺內,實現信號全覆蓋。
公交集團的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北京電車公司,今年是北京公交集團成立一百周年,截至目前,公交集團公共電汽車運營車輛達到2.3萬部左右,公交線路近1700條,其中常規線路1200余條,多樣化線路400余條。
(孫宏陽 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