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渝中區文化旅游委獲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渝中區“十八梯·山城巷”傳統風貌區成功入選。至此,渝中區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增至3個,居全市區縣首位,密度和總量在全國領先。
據了解,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是指依托一定的夜間景觀環境,符合文化和旅游發展方向、文化內涵豐富、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和旅游消費規模較大、消費質量和水平較高、具有典型示范和引領帶動作用的集聚區。
2021年,為大力發展夜間文化和旅游經濟,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了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工作通知,在全國依托各地現有發展情況良好、文化和旅游業態集聚度高、夜間消費市場活躍的街區,建設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解放碑—洪崖洞街區、渝中區貳廠文創街區成功入選,成為重慶夜經濟的“金字招牌”。
![]()
2022年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申報工作于今年2月份啟動,經地方申報、省廳推薦、合規性審查、專家評審、實地考察、名單公示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確定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等123個項目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重慶有六個街區上榜,其中,位于渝中區的“十八梯·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首位入選。
“十八梯·山城巷”傳統風貌區位于渝中下半城,北至和平路—新華路,西至領事巷—金湯街,南至南區路—解放西路,東至凱旋路。風貌區擁有巴渝文化、移民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紅色文化等眾多特色文化資源,濃縮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華,凝結著母城歷史文脈的神韻。
該風貌區秉承“匠心傳承重慶母城記憶,創新守護老街煙火”理念,以“老重慶”文化為脈絡和基礎,還原老重慶生活方式,創新發展“老重慶+真山城+新體驗”,創新發展了“夜演”“夜讀”“夜賞”“夜宴”“夜市”“夜宿”“夜景”等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業態,推出沉浸式演藝、非遺互動、山城巷燈光秀、街頭藝術表演等常態化、品質化、特色化夜間文旅消費體驗,形成以“老重慶”文化為脈絡,以“真山城”建筑為基礎,以“新體驗”業態為引擎的夜間文旅消費風貌區。
截至目前,風貌區共有各類市場主體350余家,已形成涵蓋演出演藝、文創展銷、休閑娛樂、特色住宿、非遺美食等業態多元、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夜間經濟發展格局。
每當夜幕降臨,“十八梯·山城巷”燈火通明,隨著山體起伏層層疊疊,浪漫而溫馨,最是誘人。市民、游客信步其中,看展觀戲、逛特色文創店、品嘗山城美食、找尋童年記憶、體驗山城江景美色,讓人忍不住感嘆“滿城燈火不夜城,天下夜景在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