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控煙監控攝像頭。(陳敏蔡瀟/攝)
記者昨天從寧波市衛生監督所獲悉,自我市試行推廣“智慧監控平臺控煙執法子系統”以來,聲光勸阻吸煙人員1860人次,捕捉違法線索530條,人臉識別身份信息120條,公共場所吸煙取證不再成難題。
近年來,我市衛生健康部門積極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模式,解決“監管盲區”難題,大幅提升監管效能。今年,由市衛生健康部門牽頭,市愛衛辦、文化廣電、公安等多部門參與的“智慧監控平臺控煙執法子系統”建設完成并投入應用。項目在全市范圍內選取公立和民營醫院、公共衛生單位等場所作為試點,在預檢分診、候診室、車站等候區、商場內等重點區域安裝220個控煙監控攝像頭。系統實施“聯合控煙兩步法”:首次吸煙觸發攝像頭聲光告警,吸煙者立即滅煙則勸導成功;若再次吸煙觸發第二次告警,由勸導員或由各部門執法人員依法處置。
“智慧監控平臺控煙執法子系統”實時分析現場拍攝的視頻圖像,結合紅外攝像頭感知環境溫度精準獲取違法線索,系統自動分類將線索推送至場所管理人員或執法人員手機端,作為勸導或執法依據。
“智慧監控平臺控煙執法子系統”在象山先行試點,而后在慈溪等地推廣。據統計,該系統投入試用以來,聲光勸阻吸煙人員1860人次,捕捉違法線索530條,人臉識別身份信息120條,下達《違禁吸煙告知書》108份,文廣、公安、衛生聯動實施行政處罰74起,實現了控煙執法的精準監督、減本增效。屬地醫院和重點公共場所吸煙人數明顯減少。
有關人士認為,“智慧監控平臺控煙執法子系統”解決了公共場所控煙三大難題:一是人工控煙滯后性問題。熱成像攝像頭24小時可視監管,自動抓拍并聲光告警,全天候固定違法證據,破解違規行為取證難題。二是公共場所管理疏漏性問題。智慧控煙系統以“機器換人”助力場所管理方實時開展禁煙管理,縮小管理盲區,確保壓實場所禁煙管理主體責任。三是行政執法低效性問題。系統開發了浙政釘掌上執法小程序,行政處罰決定書當場通過移動執法終端現場制作送達,案件處理流程壓縮至5分鐘,“即罰即達”,通過抓拍的照片比對公安部門人臉數據庫,識別身份信息,真正實現非現場執法。(記者陳敏 通訊員蔡瀟)
關鍵詞: 公共場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