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季度北京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市統計局副局長朱燕南表示,一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長4.8%,這個結果來之不易。一季度經濟呈現出生產需求表現穩定、新興動能加快成長、民生保障扎實有力這三個主要特點。
朱燕南介紹,從生產領域看,農業穩產保供推進有力,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8%;都市農業持續復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收入增長24.7%,規模超過疫情前水平。工業生產較快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其中醫藥、電子行業呈現兩位數增長。服務業總體穩定,增加值同比增長4.5%,信息服務業、金融業、批發零售業形成重要支撐,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合計超過7成。
“從需求領域看,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實現了兩位數增速的開局。”朱燕南介紹,其中,建筑安裝與設備購置等有效投資貢獻率接近6成。消費市場繼續恢復,市場總消費額同比增長2.8%。
第二個特點是新興動能加快成長。
在高精尖產業發展上,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2686.9億元和2518.7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分別增長9.8%和6.6%。在數字經濟發展上,全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3873.6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7.2%,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1.2%,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8.7%,占數字經濟的比重近6成。
第三個特點是民生保障扎實有力。
“首先就是投入向民生領域傾斜。”朱燕南介紹,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交通運輸、教育支出增速均超過2成。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中,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27.5%,快于全市投資增速17.2個百分點,其中教育、衛生投資均增長5成以上;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2%,交通運輸、綠化領域投資快速增長。
與此同時,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30元,同比增長5.3%。
面對輸入性通脹壓力和國內疫情影響,北京保供穩價工作持續發力,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
“綜合這些,我們判斷,一季度北京經濟實現平穩開局。”朱燕南表示,對于二季度經濟,首先要全面客觀進行認識和判斷,一方面是正視壓力,另一方面是保持定力、堅定信心、積極應對。據介紹,今年以來,北京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助企紓困,穩基礎、穩市場主體、穩預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北京也會把國家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落細,繼續培育壯大新興動能,保持經濟繼續平穩健康運行。
關鍵詞: